靶向递药系统体内过程评价技术
靶向递药系统体内过程评价技术

靶向递药系统体内过程(蛋白冠、免疫原性)评价技术

1.1、靶向递药系统体内蛋白冠评价技术

纳米药物进入机体后在其表面可能形成蛋白冠,改变其表面性质以及干扰吞噬细胞的识别,从而改变其体内行为影响药效。我们通过蛋白组学、细胞摄取、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和免疫分析等方法,可对靶向递药系统蛋白冠的组成成分、形成机制以及其体内外行为进行评价。进一步,我们还开发了通过调控纳米药物表面形成的蛋白冠其主动靶向的技术。

实例:叶酸脂质体蛋白冠研究

叶酸脂质体在血中会形成蛋白冠,成分分析检测表明其主要结合蛋白是天然IgM;ELISA试验表明,天然IgM与叶酸具有强结合活性,吸附蛋白冠后叶酸脂质体失去结合叶酸受体的活性;体内药物动力学和分布结果表明,叶酸脂质体在血液中快速清除,且随着叶酸修饰比例增加清除速率加快,叶酸脂质体主要分布于肝、脾和肿瘤中的巨噬细胞内(图8)。


图8. 叶酸脂质体蛋白冠的体内外行为评价


实例:Aβ修饰脂质体吸附蛋白冠跨BBB脑靶向

将具有与APOE结合功能Aβ多肽片段修饰到脂质体上构建Aβ-LS,与小鼠血浆孵育后,分析其蛋白冠组成成分主要是小鼠来源的APOA4、APOE和APOA1;脑毛细血管内皮模型细胞(bEnd.3)摄取结果表明,经过血浆孵育之后,Aβ-LS被摄取的效率和荧光强度均有显著性增加;体内药物动力学和分布结果表明,Aβ-LS在血中形成蛋白冠并没有加速脂质体的体内消除,并实现了跨BBB脑靶向的功能(图9)。

图9. Aβ-LS吸附APOE实现脑跨BBB脑靶向功能


相关专利:

占昌友,张醉;一种淀粉样蛋白β短肽介导的脑靶向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2018106266524,申请日期2018年6月14日;PCT/CN2019/087363,申请日期2019年5月12日)

1.2、靶向递药系统体内免疫原性评价技术

我们最先报导发现了靶向递药系统在体内会激发免疫反应,导致用药安全和疗效下降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我们开发了通过血浆IgG抗体滴度检测来判断靶向递药系统免疫原性的方法,搭建了靶向递药系统体内免疫原性的高效评价与筛选的技术平台。

实例:无免疫原/低免疫原性的靶向递药系统研究

在利用c(RGDyK)修饰的脂质体(c(RGDyK)-liposomes)进行低毒分子靶向药物MTI-31的脑胶质瘤靶向递送研究中发现c(RGDyK)-liposomes具有免疫原性,其反复注射可导致小鼠发生IgE非依赖型的急性全身过敏反应。c(RGDyK)-liposomes静脉注射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再次注射则导致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触发补体的激活,引起过敏毒素及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导致严重的免疫反应。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采用血浆IgG抗体滴度检测来判断靶向递药系统的免疫安全性的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多种靶向功能材料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筛选,获得了数个无免疫原性的靶向多肽功能材料。同时采用该方法对不同纳米递药系统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价,发现可通过靶向递药系统的优化设计来降低使用有免疫原性的靶向功能材料带来的免疫风险(图10)。

图10. IgG抗体滴度评价靶向递药系统的免疫原性


相关专利:

陆伟跃,王晓艺,李锦阳,谢操;一种包载分子靶向药物脂质体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019103925825,申请日期2019年5月13日)